您的位置:首页 >> 传播北极 >> 传媒

新华社 | 真正的北极和你想象的不一样

更新日期:2017-12-10

新华每日电讯

2011-2-25

记者 王京雪

 

北极不遥远,高处不算寒。

超市、餐厅、酒吧、台球室……每座房子前都停着大大小小的小汽车和雪地摩托,地面已经积雪,但室内温暖如春,电视能收几十个台,家家都有互联网……

在北极圈内,一路走来,中国摄影家王建男又兴奋又失望。

此行的终点,是个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冬天里的小镇,因为地广人稀,缺少绿色,显得有些荒芜。

一个穿着点缀着白点的淡青色裙式棉衣的老妇人,有些好奇地看过来。当地的向导,戴着眼镜和棒球帽、穿着格子衬衫墨绿色外套的罗杰介绍:“在夏天,这里最高温度29 摄氏度。”

这儿可是北极!北极圈内北纬70 度的地方,街道上衣着光鲜的人们是爱斯基摩人,罗杰甚至是个酋长!

但这怎么会是北极呢?爱斯基摩人怎么会是这样?

那些在这个摄影家脑海里存在了几十年的北极图像,也是他本打算此次用照相机亲手记录的图景——那些千里冰封、万里雪飘,那些吃生肉住雪屋、着兽皮大衣、坐狗拉雪橇的爱斯基摩人……他们都到哪里去了?

2005 10 月,摄影家王建男和妻子从温哥华出发,飞至加拿大育空领地首府Whitehorse,上世纪40年代淘金热时,美国作家杰克·伦敦在这儿做过船夫,经育空的Dawson、西北领地的Inuvik 等城镇,他们最终到达北冰洋畔的小镇Tuktoyaktuk

那是最震撼的一次旅程,也是故事的开始。

 

北极不远


王建男后来回忆,那次为期7 天的旅途中,除了壮丽奇绝的风景,很多震撼来自“无知”,而他之所以踏上北极之旅,完全是机缘巧合。

摄影记者出身的王建男曾是业界声名赫赫的报业先锋:担任过哈尔滨日报社社长、华夏时报社社长、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等职,主持组建了国内第一家企业性质的报业集团—— —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,成为第一个登上联合国讲坛介绍中国报业机制改革的中国报人,在美国世贸大厦举办过个人新闻摄影展……

事业巅峰之际,2001 年,51 岁的王建男辞去哈尔滨日版社社长职务,4 年后,又彻底离开干了半辈子的报业,受聘于一家公司,去了加拿大。

“没人理解我的决定,没人相信我的理由。”王建男说离开是为了让人生多几种活法,“多几种活法就等于多几次人生,其实我就是要转变而已,换一种活法。”

2005 年,朋友给“骨子里愿找点刺激事”的王建男发来一个帖子,有网友从加拿大Whitehorse 驾越野车闯进北极圈。

王建男按捺不住了。他头一次知道遥不可及的北极原来这么近,北极圈可以驾车进入,起点就在离他所在地仅1000 公里的地方。

冰山,白熊,拉着皮船飞奔的爱斯基摩犬,身穿臃肿皮袍的爱斯基摩人掷出笨重的长矛……他勾勒着北极的样子,决心带上相机去看看。乘民航、自驾车,一路震撼地度过了7 天,“很多绝对没想到的事情,太超出我的想象了”。

他发现自己知道的北极不是真正的北极,自己对爱斯基摩人的印象还凝固在一百年前,“我想不只是我,很多人心里的北极都是这样”,就像至今有西方人以为中国的男人们还梳着大辫子,女人们还裹着小脚。

回程中,王建男租了辆小汽车,从Whitehorse 开上阿拉斯加公路。苍青之空,大片油菜花般黄色的植物绵延至远处屹立的冰山,云落得很低,稍眨眼就起了变化。

“我当时很失望,因为我是带着观点去的,先入为主。”在仿如置身地球边缘的景色里,王建男寻思:“真的北极,没去过的人都不相信它是真的,或者不愿接受它是真的,那我为什么不把真实的情况记录下来?”

从此往后,他一路向北。

 

环北极人文圈,撰北极人文志


2006 5 月,第二次踏上北极之旅时,王建男已确定了目标:自助考察“真北极”,客观记录北极现状,他给自己的行动命名为“环北极生态摄影考察”。

所谓“环北极”,强调全面关注整个北极,而非集中于某一个别地点或主题。王建男把考察范围界定为“北极人文圈”,即联合国北极理事会2004 年在北极人类发展报告中,根据北极原住民居住状况划定的北极区域,总面积约2700 万平方公里,人口约360 万,涵盖冰岛、瑞典、挪威、丹麦、芬兰、美国、加拿大、俄罗斯8 个国家。

为求全面,他在地域上力求覆盖北极人文圈内大部分标志性人居点,内容上划分人文、物种、地貌、天象四大领域130 多个子项,其中,仅人文一项,又细分出原住民、社会、经济、艺术、节庆、竞技与游戏、崇拜数个子项,据此对照片进行归类。

“没人玩这个事儿,我想我是第一个。”王建男说人们对北极的印象,普遍来自19 世纪2030 年代的照片,那些摄影家的贡献在于客观记录下已不可再造的当时的北极。他不知道为何除了这些上世纪的老照片外,再少有北极和北极人的照片流行于世,以至人们对现在的北极所知甚少,这成了他北极之旅的动力。

“去如实地记录,不要先入为主地找大皮袍子,也不要专门去找一只陷入困境的北极熊。可能这样的照片拿出来你也许觉得不够刺激,那我也要这样做,客观再客观。我希望过30 年、50 年我不在的时候,有人翻到我的照片,说:这家伙留下这么些东西,那时候北极是这样。”

王建男想得够大。一个师出无名的行者,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,没朋友,没身份,没有可依托的“单位”,有时甚至语言不通……怎么办啊?

他摸索出一套“考察方法”。先拍,把看到的遇到的用相机拍下来,再“套”,他将英文里的“talk(交谈)戏译成一个“套”字,就是跟当地人套近乎,了解各种情况。拍完套完了,再记下来,时间地点人物,所见所闻所感。最后,整理旅途所得,就相关情况进行大量中英文资料的搜集核对,“回来至少一个半月什么不干,就整理”。

一路上,王建男倒也走得有惊有险、趣味盎然。在冰岛拍海鸟,被成群的北极燕鸥“梆梆梆梆”地敲脑袋;加拿大雪地里驾车,一辆大卡车擦过来,一边的倒车镜飞了出去;撞过两次车,掉过4 次沟,自己拿铁锨从雪坑里挖车子;美国阿拉斯加北部的巴罗机场,装满电锅、菜刀、豆瓣酱等中餐原料工具的行李被莫名扣留了1 个多小时;在语言不通的俄罗斯,手舞足蹈比划着“套”进一个出门倒垃圾的老太太家里,发现这还是个同行,老人家给一份有72 年历史的《灯塔·北极》报当社区编辑;夫妻二人作为仅有的黄种人客人参加当地土著的麝鼠节,主持人在台上高喊王建男的英文名:“我们的节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,比如来自中国的Seven,他就代表全世界!Seven 你上来!”王建男蹦上台,全场欢呼……

从开始只想到拍照,到后来的一拍、二“套”、三记、四研究,5 年来,王建男做的已远超出一个摄影家的工作范畴,也把自己逼成了半个北极专家,尽管他一再声称,自己不是也不会成为一个研究者。

“我就是个纪实摄影家、客观记录者,关心北极的人还有那些专家们可以分别把我的东西拿走,比如研究野生动物的拿走野生动物的部分,研究地质的拿走地质的。”

“当代修志,后代修史”,比起拍出好照片,他有更大的野心:“摄影一般追求画面的冲击力,但这不是我的最终目的,我最终的目的是留给世界一点北极的图像资料和相关的文字,我要做志,留给历史一点史实。”

“在中国,进北极圈次数,我应该是最多”。2010年,王建男60 岁,截至这年年底,他已考察北极地区13 次,其中9 次进入北极圈,总行程135 天,总里程12万余公里(其中北极地区5 . 3 万公里),相当于绕地球三圈多,足迹遍布8 个北极国家的56 个城镇和人居点,拍摄照片30000 余幅。

 

凝望北极的中国眼睛


“那里黄金铺路,你可以随便拣起来,拿回家去;那里绫罗绸缎比比皆是,随手可得……” 12 世纪末,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激起西方人的热情,也意外开启人类长达数世纪的北极探索,注视北极,为寻找去中国最近的路。

700 多年后,有双凝望北极的中国眼睛,看着北极,只因为它是地球的屋脊,人类的北极。

王建男客观克制的笔触下,同样记录了诸多异域奇闻,有的细琐,有的宏大,“先记下有这么个事儿,未来交给明白的人去研究”。

他发现加拿大道森的北极土著民族哥威迅族中有个分支叫“Han”,当地人的读音与“汉”完全相同。这支北极的“汉”族与华夏汉族是否存在联系?相关记录稀少,王建男还在求索。

巴芬岛的小镇PondInlet,十来岁的小孩子会争相张嘴让你看他们镶的金属牙,这里的小孩子牙齿掉了会去镶牙,为什么?当地牙医的嗜好?

北纬69°70’,挪威特罗姆瑟的一家修道院旁长着成片双手合抱不住的粗壮松树,数百年来无论气候寒暖兀自郁郁葱葱。

只有600 人的沿海小城Kangiqsujuaq,每年领着2 万多加元补贴的人们过着共产主义般的生活:几乎所有固定资产归集体所有;住宅是政府盖的“廉租房”,租金仅300 加元/(包水电暖);居民免费就医,大病由护士陪同乘飞机到大城市就诊;政府收购猎人多余的猎物储存在社区冷库,免费供给无力打猎的人,冷库24 小时开放,无人管理,任君挑选,没有数量或种类限制;“公务员”和“事业编”超过10% ,工作效率有点可疑,但似乎无人抱怨……

他的记录囊括各类内容,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指向,但也可能因此“撞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”。就像马可波罗为中国着迷,为欧洲人报道中国,为北极着迷的王建男力图向世界报道“真北极”。

 

不是探险家,也能去北极


王建男的13 次北极考察,除参加美国《国家地理》高北极考察团外,都以搭民航班机、轮船、大巴,自驾普通小汽车等大众常用方式到达目的地,不使用任何专业探险工具。

“很多人不是不想去北极,而是觉得自己没能力去”,担心费用高昂,同时苦于资讯、尤其是中文资讯的匮乏。

他希望自己的行动能打消这些顾虑,告诉人们北极并不独属于探险家,使用大众的交通方式就能到达,而且“没有想象中那么贵”。王建男说他2005 年那次北极7 日游路线,如果从北京出发,安排得当,2 万到3万人民币足矣。他还详细记录了每次前往北极的路线、交通、住宿、如何省钱等信息,希望给未来去北极的人提供方便,“大家都可以去关心北极,不是光从照片上,而是去身临其境”。

无论在阿拉斯加输油管下,还是远望兰开斯特海峡的富矿台地,王建男总会感叹北极的富有,“各种资源非常丰富,它的贡献未来会越来越大。”

地质学家估计,北极地区煤炭资源总储量约10000 亿吨,超过全世界已探明煤炭资源总量;油气资源可与中东媲美。资源开发必将影响生态环境,而作为世界的屋顶,北极的变化会波及全球。

“北极是全人类的北极,这个概念我必须大声疾呼,这个意义上,人人都应该关心它,我们的国家完全有理由在全球战略高度积极参与北极事务。”

刚结束5 年的初步考察,王建男正集中精力建设网站《真北极》。谈到下一步的打算,他计划两年内先打通北极8 国中最神秘封闭、少为人知的俄罗斯。过去5 年,因为语言、文化和体制的障碍,他只随团到过俄罗斯两个人居点,这块不欢迎外人的硬骨头成了他一桩心事。

此外的计划很简单了:“走,继续走下去。我没想到这会变成我后半生的一个事业,甚至可以说是我一辈子的事”。

我要评论

    暂无评论!